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新宝注册 > 新闻资讯 > 深度科普: 物质世界只占了宇宙的5%, 真正统治宇宙的是它们!

深度科普: 物质世界只占了宇宙的5%, 真正统治宇宙的是它们!

发布日期:2025-07-05 08:30    点击次数:52
在传统认知里,宇宙似乎全由物质构成。从微观层面来看,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 从宏观角度而言,宇宙中分布着无数的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这些天体又组成了星系、星系团等更大的天体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也认为宇宙就是由这些物质组成,除此之外,不太可能有其他物质的存在 。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日常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仅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只占宇宙的 5%,而真正统...

在传统认知里,宇宙似乎全由物质构成。从微观层面来看,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

从宏观角度而言,宇宙中分布着无数的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这些天体又组成了星系、星系团等更大的天体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也认为宇宙就是由这些物质组成,除此之外,不太可能有其他物质的存在 。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日常所感知到的物质世界,仅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只占宇宙的 5%,而真正统治宇宙的,是那些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神秘存在。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这些星系的运动速度如此之快,星系团自身的引力根本无法束缚它们,按照常理,这些星系应该早就飞离星系团了 。

但现实情况是,它们依然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这表明必定存在一种看不见的物质,提供了额外的引力,将这些星系牢牢束缚。兹威基由此推断,星系团中存在大量不发光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 “暗物质”。然而,在当时,这一观点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暗物质的概念也仅仅停留在假设阶段。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天文学家薇拉・鲁宾(Vera Rubin)在对星系旋转曲线的研究中,再次发现了类似的异常现象。

她通过观测发现,星系边缘的恒星运动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按照传统的引力理论,离星系中心越远的恒星,受到的引力越小,运动速度也应该越慢。但实际观测结果却是,星系边缘的恒星运动速度几乎与靠近中心的恒星相同,这意味着星系中存在着大量看不见的物质,增加了引力,从而维持了恒星的高速运动。

这一发现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也使得暗物质逐渐成为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的焦点。

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什么呢?

从本质上讲,暗物质是一种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物质,这意味着它既不会发光,也不会吸收或反射光线,我们无法通过传统的光学望远镜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

此外,暗物质也几乎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除了引力之外,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暗物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隐藏在宇宙的黑暗之中,难以被人类察觉。

虽然暗物质如此神秘,但科学家们通过各种间接方法,已经对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研究表明,暗物质在宇宙中广泛存在,其质量大约占宇宙总物质密度的 27%,是普通物质的五倍左右 。

在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中,暗物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宇宙中的胶水,通过引力将星系和星系团聚集在一起,维持着宇宙结构的稳定。如果没有暗物质的存在,宇宙中的星系可能会因为引力不足而无法形成,或者在形成后很快就分崩离析,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将变得截然不同。

如果说暗物质的发现已经让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暗能量的登场,则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宇宙演化的传统观念。

20 世纪末,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 ——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索尔・珀尔马特(Saul Perlmutter)团队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布莱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团队,在对遥远星系中的 Ia 型超新星进行观测时,都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这些超新星的亮度比预期的要暗,这意味着它们与地球的距离比原本认为的更远。由此推断,宇宙的膨胀速度并非如传统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逐渐减缓,而是在不断加速。

这一发现打破了科学家们对宇宙演化的固有认知。

在传统观念中,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产生的引力会对宇宙的膨胀起到阻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应该逐渐减慢,最终可能会停止膨胀,甚至发生收缩。然而,观测结果却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就意味着必然存在一种未知的力量,在推动着宇宙不断加速扩张,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暗能量。

那么,暗能量究竟是如何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呢?

科学家们推测,暗能量具有一种奇特的性质 —— 负压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能量都具有正压强,它们会产生向内的压力,使得物体保持一定的形状和结构。而暗能量的负压强则恰恰相反,它会产生一种向外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力在宇宙的大尺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暗能量的排斥力大于宇宙中物质和暗物质产生的引力时,宇宙就会开始加速膨胀。 并且,暗能量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中,无处不在,却又难以被直接探测到,它就像是宇宙的 “幕后操控者”,默默地推动着宇宙的演化。

根据目前的观测和研究,暗能量占据了宇宙总能量密度的约 68%,是宇宙中最为主要的能量形式。相比之下,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总能量密度的 5% 左右,暗物质占 27%。

这意味着,在宇宙的能量组成中,暗能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对宇宙的演化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暗能量的来源,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暗能量可能源于宇宙的真空状态。根据量子场论,真空并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而是充满了量子涨落,这些量子涨落会产生一种能量,被称为真空能。暗能量或许就是这种真空能的宏观表现,是宇宙空间的一种固有属性 。

在宇宙诞生之初,引力占据着主导地位。

那时的宇宙,物质分布相对较为均匀,但在某些局部区域,物质的密度会略微偏高。这些密度较高的区域产生了更强的引力,就像宇宙中的引力 “陷阱”,开始吸引周围的物质向其聚集。随着物质的不断聚集,引力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星系和星系团的雏形。可以说,在宇宙演化的早期阶段,引力就像是一位 “宇宙建筑师”,利用物质的聚集和相互作用,构建起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暗物质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由于暗物质只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不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所以它在宇宙中就像一个无形的 “脚手架”。暗物质的引力作用帮助普通物质聚集在一起,促进了星系和星系团的形成和稳定。如果没有暗物质提供的额外引力,普通物质可能无法在早期宇宙中迅速聚集,星系和星系团的形成也将变得极为困难,甚至可能无法形成。

随着宇宙的不断演化,暗能量逐渐崭露头角,并与引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起初,暗能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引力仍然主导着宇宙的演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使得物质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引力的作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暗能量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中,其总量随着宇宙的膨胀而不断增加,它所产生的排斥力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当暗能量的排斥力逐渐超过引力的吸引力时,宇宙的膨胀开始加速。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宇宙的演化进程,原本可能在引力作用下逐渐收缩或达到平衡状态的宇宙,如今在暗能量的推动下,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外膨胀。这就好比一场拔河比赛,起初引力这一方占据上风,但随着暗能量力量的不断增强,局势逐渐逆转,暗能量成为了这场较量的胜利者,主导了宇宙的加速膨胀。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相互作用,对宇宙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宇宙未来命运的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是 “热寂说” 和 “大撕裂说”。

“热寂说” 认为,随着宇宙的不断加速膨胀,所有的恒星都将逐渐耗尽燃料,熄灭成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而这些致密天体也会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冷却,最终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将达到热平衡状态,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此时,宇宙中不再有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一切物理过程都将停止,宇宙将陷入一片死寂,这就是所谓的 “热寂” 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暗物质的引力作用虽然试图维持星系和星系团的结构,但随着暗能量的不断推动,宇宙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物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暗物质的引力也无法阻止宇宙走向热寂的命运。

“大撕裂说” 则更加极端,该假说认为,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随着时间不断增加,那么它所产生的排斥力也将不断增强。

当暗能量的排斥力足够强大时,不仅会克服引力,还会克服原子核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以及电磁力。

这将导致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从星系、恒星、行星,到原子、原子核,甚至基本粒子,都会被逐渐撕裂,最终宇宙将被撕裂成无数个微小的碎片,这就是 “大撕裂” 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暗物质和暗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变得异常激烈,暗物质的引力根本无法抵挡暗能量的强大撕裂力量。

除了这两种假说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理论和观点,如宇宙可能会经历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或者暗物质和暗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宇宙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演化路径。

但无论哪种假说最终被证实,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宇宙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无疑都将对宇宙的未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仍在继续,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揭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神秘面纱,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和未来的命运。



上一篇: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商业综合体暨隐珠大荒庄集体经济发展用房项目正式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
TOP